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及原因
- 更新日期: 2021-9-2
- 查看次数: 194
- 站点标签:情绪和情感
详细介绍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及原因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变化比较剧烈,所以在这方面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但一 般认为,适度的、情境性的负性情绪反应,如考试中的紧张和焦虑,失恋后的悲 伤等情绪是正常的。只有那些陷于某些不良情绪体验中不能自拔、或者体验的强 度和持续的时间都超过一般人、严重妨碍了学习和生活的情绪反应才被认为是有 情绪障碍的。青少年的情绪问题有很多,这里只介绍对青少年影响较大、较普遍 的几种: (一)自卑 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它原 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 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 1.自卑的表现: (1)自我评价过低。表现在对自己的生理条件如外貌、身高以及对学习、 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评价过低,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明显不如他人。 (2)某一方面的自卑情绪扩散到其他方面。例如,某同学在数学考试上遭 受了几次打击之后就觉得自己在学习其他各科时也都不如别人了。 (3)有意识地掩饰 “缺点”。具有自卑心理的青少年往往在内心深处过 分夸大自己的缺点,并因为害怕听到别人对这些缺点的评价而逐渐变得非常敏感, 常把别人一些与自己无关的言行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视。
他们经常对自己的缺点加 以掩饰或否认,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同时,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采用回避与 别人交往的方法来避免别人看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这样的行为将导致他们失去 许多朋友,继而产生孤独的体验,这样很容易形成闭锁性的性格。 2.产生自卑的原因。 (1)从外部环境来看,其中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因适应困难而造成的学习上 的失败,以及由于过高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间的冲突所导致的优越感的丧失。例 如,某同学想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第一名,于是加倍努力学习,但是由于别人也同 样在努力,所以他在那次考试中并未如愿以偿,这时他就会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 好像有问题,既而产生自卑的情绪。 (2)从内在心理过程来看,自卑是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和不当的自我 评价所导致的。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能力、自我 价值、个性品质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当他人的评价不符和自己的理想和 愿望时,他们往往会产生自卑的情绪体验。 (3)自我同一性混乱和自我评价不良。自我同一性即通过修正理想自我或 改变现实自我来使两者达到协调统一。在青少年中,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很 大的差异。同小学生和成年人相比,青少年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性程度 较低。
也就是说,青少年对现实中自我的评价往往不能与所期望的理想自我的标 准相匹配。因此,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就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和由于丧失实 现理想的信心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即自卑。不合理的自我评价也是自卑产 生的一个原因。美国心理学家艾丽斯( 1962)的ABC 理论认为,一些 负性的情绪体验如自卑、抑郁、焦虑等都是由个体对事物的某些不合理的观念造 成的。虽然人们也许不能意识到这些观念的存在,但这些不合理的期望和要求(如, “我必须是全班学习最出色的人”,“我应该是所有人当中长得最帅的”,“所 有的人都得喜欢我”等等)往往很难在现实中得到满足。当这些想法与现实发生 矛盾时,他们便会产生某些片面的、消极的、不合理的自我评价,或把问题看得 过于严重。这导致他们常常会因为某一件事的失败而导致对自我价值甚至是对整 个人的否定。 (二)抑郁 是一种过度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悲观、自卑、 觉得不能胜任学习和工作等。 1.抑郁的表现 (1)心境不良、情绪消沉或焦虑、烦躁、坐立不安;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 丧失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精力减退,常常感到持续性的疲乏;认 为活着没有意思,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生不如死,度日如年,并且很容易被激 怒。
大部分人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念,例如,有人曾说过“要不是因为父母早已 了却此生了”。其中也的确有付诸于行动,造成不良后果的,手段也很残忍。 (2)思考能力下降,他们常常感到思维变慢,联想困难,脑子不好使了, 言语减少,语音低沉,行动缓慢各方面能力都下降了,常常自疚自责,自我评价 过低,明明学习工作很好,却对自己事事不满意,将自己的一些小错误、小毛病 都说成是滔天大罪,甚至认为自己罪该万死。精神运动迟缓,。有时闭门独处, 淡漠亲情,无力学习、工作,不能料理家务,严重者不语、不动、不吃、不喝。 对未来充满悲观的期望在动机上表现出对各种事物缺乏兴趣,依赖性增强。并伴 有自卑、自罪观念,严重者会产生自杀观念。 (3)机体的变化,如口干、消化不良、胃肠功能减弱、食欲下降、失眠等 症状,或全身不定部位的疼痛,言语动作迟缓,显得疲乏无力,面容忧虑,伴有 叹息、呻吟或哭泣的表情,有时也可有其它躯体疼痛的感觉。 2.产生抑郁的原因 抑郁情绪是青少年群体中一种比较普遍的不良情绪表现。在多数情况下, 青少年的抑郁情绪都可找到较为明显的原因。这些原因主要有学习成绩落后、失 恋,以及其它有关的负性生活事件。实际上,抑郁也可以被看作是青少年在面临 这些重要因素(如自尊、名誉、在同学中的地位和声望、亲人、友谊和爱情)的 丧失时的一种情绪反应。
(三)焦虑 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 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 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焦虑既可以是一种正常的、 具有适应意义的负性情感状态,又可以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而成为病态的焦虑症。 正常的具有适应意义的焦虑是对个体本身发出的信号,是向个体“通报”外界情 境的不适宜,使个体采取应付策略去改变处境的信号;但焦虑长时间持续存在或 加重,则意味着个体无力应付情绪情感问题产生的因素,它的信号意义不再是“通报”信息,而是变成个 体无法驾御的负担。 1.焦虑的表现 焦虑是一种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恐惧,但又与恐惧有所不同。恐惧是面 临现实存在的危险时的反应,常伴有适应性的躲避行为,而焦虑的表现是说不出 究竟怕什么或会发生什么样的灾难和不幸,却又提心吊胆,惶惶不安。焦虑情绪 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精神性焦虑,表现为经常感到无明显原因、无明确对象的紧张不安、 烦躁、易怒、提心吊胆,预感会发生不幸但又说不出引发不幸的具体事件,经常 处于警觉状态,导致精神过于紧张,以至于身心疲惫,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 下降,甚至难以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2)躯体性焦虑,包括运动性的,紧张和不安,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加, 血压增高,心率加快,皮肤出汗,唾分泌减少,肾上腺素输出增加,呼吸加深加 快,大小便次数增加,消化和睡眠也受到影响,肌肉紧张、坐立不安、来回走动、 经常变换姿势等。 2.产生焦虑的原因 一般认为,焦虑的产生既受到个人的性格特点的影响,也受到那些可能造 成内心冲突和挫折的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焦虑。这主要是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 平衡造成他们对新情况难以适应,因而引起各种焦虑反应。例如适应性不良的焦 虑情绪突出地表现在那些超前或滞后发育的青少年,尤其是早熟的女生和晚熟的 男生身上。因为早熟的女生面临着同伴尚未经历过的变化,所以她们找不到合适 的有共同经历的同伴诉说和分担自己的不安和焦虑;而晚熟的男生则相反,但同 样不容乐观,因为他们外表显得比较幼小,力量也较弱,使得他们在同伴的交往 中,尤其在与女生的交往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所以他们也面临着适应不良带来的 压抑与焦虑。 有时这种焦虑的情绪也表现在来自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的边远农村地 区的学生身上。他们对于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的重大改变,往往显得茫 然不知所措,对很多现象觉得不可思议,继而产生焦虑情绪。
但是,这些因适应 不良而产生的焦虑一般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在青少年各方面发展和适应能力有所 提高之后,便会逐渐消失。 (2)考试焦虑。所谓考试焦虑是指由于担心考试失败或渴望获得更好的分 数而产生的一种忧虑、紧张的心理状态。考试焦虑高的人总是认为考试是对自己 的一种威胁,继而产生紧张、忧虑、思维缓慢并伴有一些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 血压升高等。考试焦虑在考试的数以天前就可以表现出来情绪情感问题产生的因素,并随着考试日期的临 近而日益严重。考生越是认为某次考试重要,给自己的压力越大,就会越焦虑。 例如,不少青少年认为升入大学是自己的唯一出路,希望自己金榜题名,光宗耀 祖;不少学生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加上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施加压力。 于是,中考或高考披许多考生及其家长当作决定一生命运的关键时刻,这样一来, 在这类考试中学生的精神负担大大增加,考生就会表现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一 般情况下,中考和高考前考生抑郁、焦虑评分均较一般考试前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