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之家信息网-两性婚姻挽回情感咨询

  • 常用
  • 百度
  • google
  • 站内搜索

情感文章

为什么现在的知识分子鲜少看到悲天悯人的情怀?

详细介绍

简单答一下。

预防艾滋病知识问题_五四知识分子情感问题_知识社会学问题

如今是一个扁平化的时代。谁都有点儿文化,谁都能对一个问题说上几句。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之间在知识储备、学术能力、社会地位、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差异已经非常小了。没有太多人care谁是不是知识分子,也没有太多知识分子太把自己当根葱。扁平化有时就意味着平庸化,许多知识分子只是在某些专业领域比别人懂得多一点点,除此之外和路人区别不大,你怎么能指望他们扛起一种“悲天悯人”的使命感和担当感呢?

预防艾滋病知识问题_五四知识分子情感问题_知识社会学问题

就拿他们区别于常人的那一点“专业能力”来说,要么是一个狭窄的“科学”领域,说好听点懂得了一些关于世界的专业知识,说难听点就是一个饭碗而已。目前所谓的“专业知识”对一个人人格的塑造能力已经微乎其微,一个学富五车的大牌学者或者大师,在平常待人接物或者做人境界方面往往与跟人相差无几,更别说什么伟大而高洁的人格了。目前的教育、学术、科研体制只培养匠人,即便是非常厉害的工匠,专业水平很高,但是人格境界也就那样而已;有些学者专业水平确实够牛,但同行与他的差距其实很小;所谓“大师”都是媒体炒作的噱头,不要当真。随便举个例子(无意黑任何行业),一个医术精湛的医生,不照样收红包、拿回扣吗?除了专业水平与常人相异(这只是他的饭碗和名利敲门砖),在其他方面有何区别呢?你还能指望文科教授、理工科院士“悲天悯人”吗?

知识社会学问题_五四知识分子情感问题_预防艾滋病知识问题

如今的社会,如果说要悲天悯人,那只是个人的事情,跟他是不是知识分子没有多少关系。如今高等教育如此普及,充电进修的渠道如此多元,信息获取如此方便,加上每个人都有大把的闲暇时间,只要肯努力,一个人获得“悲天悯人”所必须的那些历史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甚至专业技能与过去相比容易太多。这跟古代社会非常不同,那时人们生存条件极差,只有极少数人有能力掌握大量知识(比如五四知识分子情感问题,读圣贤书),许多人甚至大字不认识几个。所以读书人才有那么强烈的自我认同,那么大的责任担当意识,他们太把自己当根葱了。

预防艾滋病知识问题_知识社会学问题_五四知识分子情感问题

当然这跟儒学在当代的没落或异化也有关系,这边是市场的诱惑,那边的权力的蹂躏,你能指望他们能有多大作为呢?暂且不说在如今现代性、西化、全球化大背景下,儒学在知识分子有多大的统治权都是个问题了。中国古代,几乎100%知识分子都要修习儒学,但现在任何一所综合性大学里,都只有极小一部分学生和老师所做的事情与儒学相关;如今的大学所做的,大多是西方教育科研体制下的分门别类的研究——这也是“科学”一词的本义。在这种教育体制和国际、国内大环境下,要培养有“悲天悯人”情怀的学者是太难了。

知识社会学问题_预防艾滋病知识问题_五四知识分子情感问题

当然,深层次上看,我们的制度也不利于悲天悯人情怀的培育五四知识分子情感问题,这里涉及一些政治敏感的东西,大家懂得。